- 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
- 张永军
- 1505字
- 2025-03-28 11:38:21
推荐序3
快速成长者如何提升深度思考力?
推荐人:陈钟,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元宇宙技术研究所所长、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创始院长。
看着手头这本《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的书稿,我忍不住心生感慨。
永军教授是在2006年博士毕业后进入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管理技术系(现金融信息和工程管理系)任教的,当时,我正担任该学院的院长。
在我的印象中,永军教授是一名勤于钻研,专注于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研究的年轻学者,同时热心于科技创业实践。对于创业创新,他一直充满激情和热忱,而他给研究生开设的创业和管理类课程,总是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关键成长:高价值成长者的思维体系》这本书,应该是他最近20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总结和知识结晶。
最近一段时间,凭借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ChatGPT等AI(人工智能)工具吸引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ChatGPT技术为代表的大模型技术,被认为开启了AI 2.0时代,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知识加工、处理和利用的能力。看起来,似乎AI越来越向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逼近,然而,科学家们对人类大脑处理知识过程的探索之路,仍然很长。
本书所总结的从平凡到卓越的成长经验和知识,是AI无论如何无法总结出来的。
迄今为止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结构特征和思维能力,决定了其创新认知模式和成长速度。有没有可能改进?该如何改进和提升?如何训练大脑、提升认知边界,以提升思考力和认知力?这些问题,均包含在本书重点探讨和阐述的核心主题内。
书中提到,目前,我们对大脑的研究与开发尚不充分,不过,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记忆”对于人类的复杂认知活动和思考力有着重要影响。
工作记忆,类似于计算机的内存系统,是大脑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存储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很多人无法在工作和学习中自律、无法进行深度思考的原因不是内心不想,而是大脑没办法做到。具体来说,是其大脑的工作记忆容量不够。
作为一种信息加工系统,人的大脑会对其所接受的外界信息进行模式识别和加工处理,随后,放入长时记忆中储存。在需要应用时,长时记忆中的某些信息会被临时调用,进入活动状态。
这种记忆易被抹去并会随时更换,因为它们只是被暂时使用,用后会返回长时记忆。能否在有限的大脑容量中处理更多的思考素材、能否有效提升个人的认知空间和认知力,是快速成长者与普通人的重要区别所在。
通俗地说,认知空间的大小,影响着对信息进行压缩编码后存储于大脑,以便以后处理问题时调用认知模型的能力的高低。
由此看来,很多人之所以认知力、学习力偏弱,并不是故意不想学习,而是因为无法深度思考和保持专注,究其根源,是他们的大脑已经被“系统化编排”。
这正如人类行为学专家克利福德·纳斯所描述: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不断在网络上切换注意力,会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注意力长期分散的人,无法维持长久的工作记忆,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从而导致无法保持专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改善自己的专注力和工作记忆能力呢?
本书指出,大脑就像肌肉,用进废退。想提高大脑的工作记忆,除了保证营养充分和睡眠充足,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学习、深度工作,来锻炼思考力。
具体而言,对处于能力舒适区之外,但距离不太远的区域发起持续挑战,能够让大脑做出最快的改变,并迅速积累必要的技能。随着技能的娴熟,人的心理会更稳定、心态会更积极,这会反过来刺激大脑的进一步发展。
无论人工智能大模型有多么强大,就算其在某些知识加工处理方面远超人类,我们也不能放弃人类脑力劳动的不断进步。追求卓越,始于大脑的思维训练和认知提升。
希望本书的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工作、学习中的快速成长者,即高价值成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