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版权信息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总序
编写与使用说明
一、元曲基础知识
(一)元曲名实与体式
(二)散曲的名义与子类
(三)元曲分类之树
(四)元曲的音乐
(五)元曲格律
(六)元杂剧
(七)南戏
(八)元曲的分期与分派
二、青铜时代——初兴阶段
(一)董解元(生卒年不详)
(二)佚名氏(生卒年不详)【越调·天净沙】秋思
(三)元好问(1190—1257)
(四)商道(1194—1269后)
(五)杨果(1197—1269)
(六)杜仁杰(生卒年不详)
(七)商挺(1209—1289)
(八)刘秉忠(1216—1274)
(九)王和卿(生卒年不详)
(十)盍西村
(十一)胡紫山(1227—1295)
(十二)王恽(1227—1304)
(十三)奥敦周卿(生卒年不详)
(十四)赵岩(生卒年不详)
(十五)王嘉甫
(十六)王修甫(?—1275)
(十七)严忠济(?—1293)
三、黄金时代——繁盛阶段
(一)邓玉宾(生卒年不详)
(二)徐琰(?—1310)
(三)侯克中(1230—1325前后)
(四)庾天锡(生卒年不详)
(五)姚燧(1238—1313)
(六)卢挚(1241?—1318?)
(七)珠帘秀(生卒年不详)
(八)陈草庵(约1247—1330后)
(九)不忽木(1255—1300)
(十)鲜于枢(1256—1302)
(十一)白无咎(约1270—1330)
(十二)冯子振(1251—约1328)
(十三)王廷秀(生卒年不详)
(十四)姚守中(生卒年不详)
(十五)曾瑞(1260—1325)
(十六)真氏(生卒年不详)
(十七)孛罗(生卒年不详)
(十八)睢景臣(生卒年不详)
四、元曲四大家
(一)关汉卿(1220前后—1300后)
(二)马致远(1250?—1324)
(三)白朴(1226—1306后)
(四)郑光祖(1240前—1320前后)
(五)附:王实甫(生卒年不详)
五、白银时代——变异阶段
(一)孔文卿(1260—1341)
(二)赵禹圭(生卒年不详)
(三)王伯成(1265—?)
(四)张养浩(1270—1329)
(五)沈和(约1270—1329)
(六)张可久(1280—1355?)
(七)虞集(1272—1348)
(八)薛昂夫(生卒年不详)
(九)李泂(1274—1332)
(十)鲜于必仁(约1276—1330)
(十一)阿鲁威(生卒年不详)
(十二)王元鼎(生卒年不详)
(十三)邓学可(生卒年不详)
(十四)乔吉(1280—1345)
(十五)阿里西瑛(生卒年不详)
(十六)刘致(生卒年不详)
(十七)苏彦文(生卒年不详)
(十八)周德清(1277—1365)
(十九)徐再思(1280?—1330?)
(二十)石子章(生卒年不详)
(二十一)狄君厚(生卒年不详)
(二十二)范康(生卒年不详)
(二十三)孙周卿(生卒年不详)
(二十四)周文质(约1290—1334)
(二十五)钟嗣成(1279?—1360?)
(二十六)任昱(生卒年不详)
(二十七)吴弘道(?—1345)
(二十八)赵善庆(生卒年不详)
(二十九)杨朝英(生卒年不详)
(三十)贯云石(1286—1324)
六、镔铁时代——余波阶段
(一)黄公望(1269—1354)
(二)陈德和
(三)钱霖(1295?—1360?)
(四)高克礼(生卒年不详)
(五)董君瑞(生卒年不详)
(六)高安道
(七)吕止庵
(八)景元启
(九)查德卿
(十)卫立中(生卒年不详)
(十一)唐毅夫
(十二)爱山
(十三)吕天用
(十四)张鸣善(生卒年不详)
(十五)贾固(生卒年不详)
(十六)曹德(生卒年不详)
(十七)刘时中(生卒年不详)
(十八)杨维桢(1296—1370)
(十九)刘庭信(生卒年不详)
(二十)兰楚芳(生卒年不详)
(二十一)邾经(生卒年不详)
(二十二)夏庭芝(1316—?)
(二十三)杨景贤(生卒年不详)
(二十四)高明(1306前后—元末明初)
(二十五)无名氏
七、后元曲时代
(一)明代散曲精品
(二)明清小曲与文人拟小曲
(三)明清传奇与杂剧选粹
(四)作曲“活法”案例
附录一:学习参考书目
附录二:习作曲谱30牌索引
封底
更新时间:2025-03-28 15:30:53